- 編號:9359
- 書名:民法講義I-契約之成立與生效
- 作者:陳自強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2年10月
- 入庫時間:2002-10-22
- 定價:29.5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緣起
自序
第一章 法律行為總論
Ⅰ法律行為之概念
一、法律行為之本原
二、抽象法律概念
三、私法自治原則與法律行為之功能性概念
Ⅱ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
一、債權行為與債之關系
二、物權行為之概念
三、物權行為之要件
Ⅲ意思表示的概念
一、意思表示與法律行為
二、意思表示的構成
三、有相對人與無相對入的意思表示
四、意思表示的發(fā)出與生效
第二章 契約之成立
Ⅰ要約
一、要約之認定
二、要約之拘束力
三、要約之消滅
Ⅱ承諾與合意
一、契約成立概說
二、承諾的意思表示
三、意思買現(xiàn)
四、其它特殊情形
五、合意與不合意
Ⅲ具有拘束力與不具有拘束力之約定
一、契約拘束力
二、不具有拘束力之約定
三、無償契約在契約法中特殊之地位
第三章 契約自由原則及其界限
Ⅰ總說
一、契約原則
二、契約自由原則
三、契約自由與契約正義
Ⅱ締約強制
一、締約自由與締約強制
二、直接強制締約
三、間接強制締約
Ⅲ契約方式規(guī)定
一、總說
二、不動產(chǎn)契約的法定方式
三、方式欠缺的效果
Ⅳ契約內容自由之限別
一、抵觸強制禁止規(guī)定
二、違背公序良俗
三、定型化契約
第四章 能力與意思之欠缺
Ⅰ行為能力之欠缺
一、行為能力制度
二、無行為能力人之意思表示
三、限制行為能力入之意思表示
Ⅱ虛偽表示
一、單獨虛偽表示(心中保留)
二、通謀虛偽表示
Ⅲ意思表示錯誤
一、總說
二、意思表示解釋與錯誤規(guī)定之適用
三、錯誤撤銷之要件
四、撤銷權之行使與撤銷之效果
Ⅳ意思表示欠缺主觀要素
一、欠缺行為意思
二、欠缺效果意思
三、欠缺表示意思
四、意思表示非基于表意人意思而發(fā)出
Ⅴ詐欺與脅迫
一、詐欺
二、脅迫
第五章 代理
Ⅰ總說
一、歸責規(guī)范
二、歸責規(guī)范之種類
三、臺灣地區(qū)代理規(guī)定之特色
Ⅱ有效代理之要件與效果
一、代為或代受意思表示
二、以本人名義為法律行為
三、代理權
四、效果
Ⅲ無權代理
一、代理行為效力未定
二、表見代理
三、無權代理人責任
第六章 契約不生效力
Ⅰ法律行為不生效力
一、不生效力之概念與種類
二、法律行為無效與被撤銷
三、法律行為效力未定
四、無權處分與善意取得
Ⅱ條件及期限
一、條件總說
二、法律行為附停止條件
三、法律行為附解除條件
四、期限
Ⅲ法律行為規(guī)定對物權行為之適用
一、具體適用情形
二、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之關系
Ⅳ契約有效成立之要件
一、法律行為成立與生效要件
二、契約成立與生效的三個層次
三、從舉證責任分配的觀點區(qū)別契約之要件
附錄一 名詞索引
附錄二 臺灣地區(qū)現(xiàn)行“民法”條文節(jié)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