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7750
- 書名:工傷事故索賠指南1(新索賠指南叢書)
- 作者:孫明秋,徐小媛,閆秋芹
- 出版社:中國法制
- 出版時間:2009年1月
- 入庫時間:2009-1-5
- 定價:25
圖書內(nèi)容簡介
在形形種種的工傷賠償糾紛中,用人單位與職工之間的分歧無非是用人單位是否應承擔責任,在多大范圍內(nèi)承擔責任。而這些分歧之源在于爭議雙方對事故性質(zhì)認定上的不同主張,即是否存在勞動關(guān)系?勞動者的傷害是不是工傷?該事故是否是工傷事故?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相關(guān)傷害進行賠償?shù)那疤崾窃搨槭窃趧趧拥倪^程中發(fā)生工傷事故所引起的,賠償責任是基于工傷事故而言的,因此,勞動者要充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首先須了解什么是工傷以及什么是工傷事故。
圖書目錄
第1章工傷事故概述……………………………………………2
第一節(jié)什么是工傷事故………………………………………3
一、何謂工傷…………………………………………………4
二、我國立法對工傷的規(guī)定…………………………………4
三、工傷事故的概念…………………………………………6
四、工傷事故的法律特征……………………………………8
第二節(jié)什么是工傷保險…………………………………12
一、工傷保險不以營利為目的……………………………13
二、工傷保險的覆蓋范圍…………………………………13
三、工傷保險費的繳納……………………………………14
第三節(jié)發(fā)生事故后現(xiàn)場該做些什么………………………15
一、自我救助………………………………………………16
二、保護自身安全,迅速離開險境………………………17
三、報告或采取報警措施…………………………………18
四、現(xiàn)場保全……………………………………………19
第2章工傷認定………………………………………………20
第一節(jié)構(gòu)成工傷事故責任的要件………………………21
一、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必須存在勞動關(guān)系……………22
二、職工必須有人身損害事實……………………………23
三、職工的損害必須在其履行工作職責的過程 中發(fā)生………………29
四、事故與職工受到的損害之間有因果關(guān)系……………33
五、事故不是由于職工自身故意引起的…………………34
第二節(jié)工傷事故責任認定…………………………………36
一、工傷認定的依據(jù)………………………………………37
二、工傷認定的程序………………………………………48
三、工傷認定中可能存在的爭議和解決辦法……………50
第三節(jié)對責任認定不服的救濟……………………………57
一、行政復議………………………………………………59
二、行政訴訟………………………………………………69
第3章勞動能力鑒定…………………………………………69
第一節(jié)傷殘鑒定的程序……………………………………69
一、鑒定過程………………………………………………69
二、鑒定機構(gòu)………………………………………………74
三、鑒定依據(jù)……………………………………………75
第二節(jié)傷殘等級的確定標準……………………………76
第三節(jié)鑒定相關(guān)費用………………………………………80
一、鑒定費…………………………………………………883
二、其他相關(guān)費用………………………………………84
第四節(jié)對鑒定結(jié)果有異議的救濟…………………………85
一、重新鑒定的程序………………………………………86
二、重新鑒定中應注意的問題……………………………90
第4章工傷賠償主體的確定…………………………………92
第一節(jié)確定賠償主體的一般標準…………………………93
一、與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93
二、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94
第二節(jié)特殊情形下的賠償主體……………………………95
一、繼續(xù)經(jīng)營者……………………………………………95
二、職工勞動關(guān)系所在的企業(yè)……………………………96
三、有用人資格的承包人…………………………………97
四、有用人資格的發(fā)包人與無用人資格的承包人為連帶賠償主體………98
五、借調(diào)或借聘單位………………………………………99
六、新單位…………………………………………………99
七、為無證照個人提供生產(chǎn)經(jīng)營場地和條件的企業(yè)……I00
八、退伍軍人所屬的用人單位……………………………101
第5章工傷事故賠償項目的確定與計算…………………102
第一節(jié)賠償項目……………………………………………102
一、賠償項目概述…………………………………………102
二、各種具體情況的賠償項目……………………………104
第二節(jié)計算公式……………………………………………106
一、醫(yī)療費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106
二、伙食補助費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107
三、護理費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108
四、輔助器具費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111
五、交通食宿費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l12
六、傷殘補助金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114
七、傷殘津貼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117
八、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20
九、喪葬補助金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121
十、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121
十一、一次性工亡補助金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125
十二、工傷期間工資(從受傷之日至傷殘鑒定日止)………………………125
第三節(jié)工傷待遇的確定……………………………………126
一、一至四級傷殘享受的待遇……………………………126
二、五、六級傷殘工傷待遇………………………………127
三、七至十級工傷待遇……………………………………128
第6章收集證據(jù)………………………………………………130
第一節(jié)證據(jù)的分類…………………………………………130
一、書證…………………………………………………130
二、物證……………………………………………………134
三、當事人陳述……………………………………………135
四、證人證言………………………………………………135
五、視聽資料………………………………………………136
六、鑒定結(jié)論………………………………………………136
七、勘驗筆錄………………………………………………137
第二節(jié)舉證責任……………………………………………137
第三節(jié)如何獲得所需要的證據(jù)……………………………140
第7章索賠途徑………………………………………………142
回勞動每設處理流程翻………………………………………143
第一節(jié)協(xié)商與調(diào)解………………………………………144
一、協(xié)商…………………………………………………144
二、調(diào)解……………………………………………………145
第二節(jié)仲裁…………………………………………………152
一、仲裁時效………………………………………………163
二、仲裁機構(gòu)………………………………………………154
三、勞動爭議仲裁的管轄…………………………………156
四、申訴與申訴人的權(quán)利義務……………………………158
五、仲裁調(diào)解………………………………………………160
六、案件的審理…………………………………………161
七、仲裁裁決與送達………………………………………163
第三節(jié)訴訟…………………………………………………166
一、選擇法院………………………………………………166
二、起訴……………………………………………………167
三、預交訴訟費用…………………………………………169
四、保全措施和先予執(zhí)行…………………………………170
五、訴訟代理與法律援助…………………………………172
六、法院調(diào)解………………………………………………174
七、開庭審理………………………………………………177
八、上訴……………………………………………………179
九、申請執(zhí)行………………………………………………180
第8章工傷事故疑難問題釋解………………………………182
1.從事單位臨時指派的工作受傷的是否能認定為工傷? ………182
2.職工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同時就業(yè)的 如果發(fā)生工傷,各用人單位應如何承擔責任?…181
3.加班加點的上下班途中,職工受到機動車事
故傷害的,是否屬于工傷事故? ………………………182
4.退休回聘人員因工負傷是否算工傷? …………………183
5.工作時間發(fā)病是否算工傷? ……………………………183
6.《工傷保險條例》第15條規(guī)定了“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死亡或者在48時之內(nèi)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48小時如何起算?……184
7.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負傷能否認定為工傷?……184
8.在單位集體食堂就餐發(fā)生食物中毒能否認定為工傷? …………………185
9.職工在工作中遭受他人蓄意傷害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 ……………185
10.單位司機違章駕駛,造成交通事故而傷亡的能否認定為工傷?………186
11.企業(yè)職工參加單位內(nèi)設機構(gòu)組織的集體活
動時造成傷亡的,能否認定為工傷?…………………186
12.職工在單位集體宿舍受傷能否算工傷?………………187
13.簽訂了“生死自負”等類似條款的勞動合同后,因工負傷怎么辦?……………188
14.工作中受到健康、生命以外的傷害,能否要求工傷賠償?………………188
15.單位不為職工申報工傷,職工該怎么辦?……………188
16.申報工傷認定有沒有時效限制?………………………189
17.《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guī)定了“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時限內(nèi)提交工傷認定申請的,在此期間發(fā)生符合本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guān)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如 何把握承擔費用的期間?…………189
18.無工商登記的工廠職工,受傷后能否享受工傷待遇?……………………190
19.職工在受行政處分期間負工傷,能否享受工傷待遇?………190
20.試用期內(nèi)的職工,是否享受工傷待遇?………………191
21.職工因工死亡的,其供養(yǎng)親屬享受撫恤金待遇的資格,按什么條件核定?…192
22.工傷職工或傷亡家屬出國定居的,工傷保險怎么領?……………192
23.已經(jīng)獲得民事賠償?shù)那闆r下,是否還可以享受工傷待遇?……………192
24.人身意外保險與工傷保險的關(guān)系是怎樣的?…………193
25.企業(yè)沒有參加工傷保險,職工是否能按國家標準享受有關(guān)待遇?………193
26.受傷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計算?…………194
27.工傷職工死亡,其妻又結(jié)婚的,其子女是否以繼續(xù)領取撫恤金?……194
28.非法用工單位不按照規(guī)定落實一次性賠償標準的有關(guān)傷亡人員或其直系親屬應該怎么辦?…195
29.工傷職工被判刑后,是否能享受工傷待遇?…………195
30.單位能否以醫(yī)療事故為借口,拒付工傷醫(yī)療費?……195
31.企業(yè)分立,工傷待遇誰負擔?…………………………196
32.企業(yè)在租賃過程中發(fā)生傷亡事故如何劃分事故單位?…………197
33.與單位解除勞動關(guān)系后,原單位是否存在給付工傷待遇的義務?……197
34.職工身體多處受傷的,傷殘等級如何評定?…………198
35.醫(yī)療期未滿能否進行傷殘等級的評定?………………198
36.勞動爭議仲裁中,是否適用先予執(zhí)行?………………198
37.對仲裁委員會裁決部分事項不服,起訴到人民
法院的,沒有提起訴訟部分的裁決何時生效?………199
38.自由職業(yè)者發(fā)生事故后能否申請認定為工傷?………199
39.實習人員發(fā)生工傷事故該如何處理?…………………200
40.是否所有的工傷都應當經(jīng)過勞動行政部門的定?……………201
41.在節(jié)假日從事技術(shù)改造負傷,能否認定為工傷?……202
42.因履行職責被打傷能否被認定為工傷?………………202
43.在參加單位組織的報告會時受傷,能否被認定為工傷?…………203
44.職工上下班途中與自行車相撞受傷算不算工傷?……203
45.接受合作伙伴安排去旅游時受傷能認定為工傷嗎?………………204
46.工作過程中受驚嚇罹患精神病算不算工傷?…………204
47.間接刺激誘發(fā)疾病能不能算工傷?……………………205
48.陪吃陪喝受傷算不算工傷?……………………………205
49.職工負傷時未報告、事后發(fā)作被確診,能否認定為工傷?……206
50.僅憑門診病歷能不能認定工傷?………………………206
51.遭打擊報復致殘能不能算工傷?………………………207
52.職工自己有一定責任導致受傷的如何認定?…………208
53.下班后洗澡受傷能否認定為工傷?……………………209
54.在工作時間辦私事出事故能否認定為工傷?…………210
55.“臨時工”工作時受傷能否認定為工傷? ……………210
56.失業(yè)職工的工傷待遇如何享受?………………………210
57.勞動者本人居住地與用人單位所在地不一致,應該向哪一個職業(yè)病診斷機構(gòu)申請職業(yè)病診斷?…………211
58.職業(yè)病患者對當?shù)芈殬I(yè)病診斷機構(gòu)的診斷結(jié)的。如何再次申請鑒定……212
第9章工傷事故索賠法律依據(jù)………………………………213
工傷保險條例…………………………………………………213
(2003年4月27日)
工傷認定辦法…………………………………………………226
(2003年9月23日)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yè)病致殘等級………………229
(2006年11月2日)
關(guān)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283
(2004年11月1日)
【其他工傷索賠法律文件索引】 ………………………………285
附錄工傷事故索賠常用法律文書…………………………287
1.工傷認定申請表…………………………………………287
2.勞動能力鑒定、確認申請表……………………………291
3.行政復議申請書…………………………………………293
4.行政訴訟起訴書…………………………………………294
5.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書……………………………………295
6.勞動爭議起訴狀…………………………………………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