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5042
- 書名:日本公司法判例研究
- 作者:姜一春
- 出版社:中國檢察
- 出版時間:2004年6月
- 入庫時間:2004-7-26
- 定價:25
圖書內(nèi)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基本判例………………………………………………1
一、八幡制鐵政治捐款事件………………………………………1
公司的事業(yè)目的和權利能力…………………………………5
公司權利能力的限制與事業(yè)目的范圍 ……………………6
公司目的外行為效力………………………………………12
二、山世志商會事件……………………………………………17
公司法人性與人格否認……………………………………18
法人格否認的法理意義……………………………………21
法人格否認法理的要件……………………………………22
三、豬名川礦油事件及北川鋼材事件…………………………27
一人公司的屬性……………………………………………29
一人公司的立法規(guī)定………………………………………30
一人公司與公司集團性的沖突問題………………………32
四、東洋整練事件………………………………………………34
設立中的公司………………………………………………36
發(fā)起人的法律地位…………………………………………37
發(fā)起人的權限范圍及其效力………………………………38
公司成立失敗或無效與發(fā)起人責任………………………42
五、日和山觀光事件…………………………………………44
偽裝認繳形態(tài)與資本三原則………………………………45
偽裝認繳的效力……………………………………………48
偽裝認繳的危害及責任……………………………………49
我國公司立法在注冊資本制度上的缺陷…………………51
第二部分股份公司判例…………………………………………54
六、根室東映劇場事件…………………………………………54
有關股票效力問題的學說及判例…………………………55
有關善意取得的解說………………………………………57
七、大倉工業(yè)事件………………………………………………58
禁止取得自己股份的理由和情形…………………………59
各國對禁止自己股份取得例外規(guī)定………………………61
公司違法收購自己股份的法律后果………………………63
八、股票被盜除權事件…………………………………………64
股東喪失股票及其引發(fā)的法律問題………………………65
公示催告過程中的名義書換………………………………66
除權判決的效力和善意取得………………………………67
利害關系人的法律救濟……………………………………69
九、東京建物事件………………………………………………70
股東質詢權及存在問題……………………………………71
股東質詢權所指向的事項范圍……………………………72
質詢權不能實現(xiàn)時的法律救濟……………………………74
十、麒麟麥酒事件………………………………………………75
股東表決權的含義及其特征………………………………76
表決權的代理行使及限制…………………………………78
代理權征集問題……………………………………………80
十一、雙葉油壓工業(yè)事件………………………………………82
多數(shù)決濫用的要件和事例…………………………………85
資本多數(shù)決濫用決議的效力及少數(shù)股東的救濟…………87
我國的救濟措施……………………………………………91
十二、國際交通事件…………………………………………95
股東會議決議瑕疵…………………………………………99
決議取消、無效及不存在…………………………………101
我國《公司法》第111條規(guī)定的缺陷…………………102
十三、東會木材工業(yè)事件………………………………………104
董事競業(yè)禁止及其認定形式………………………………106
效力歸屬和責任追及的難題………………………………112
十四、三榮電氣事件……………………………………………116
利益相反交易形態(tài)和禁止理由……………………………117
董事利益相反交易的規(guī)范對象……………………………120
董事與公司交易規(guī)范及其違反效果………………………123
十五、米麻造紙事件……………………………………………124
表見董事長與越權無效……………………………………125
表見代表的構成及效力……………………………………126
十六、土地所有權歸屬事件……………………………………131
股東代表訴訟資格要件……………………………………132
原告股東提起代表訴訟的請求原因………………………133
十七、少數(shù)股東保護……………………………………………135
少數(shù)股東與“大股東規(guī)則” ……………………………135
小股東受損的成因分析……………………………………136
少數(shù)股東的利益保護………………………………………139
十八、監(jiān)事的權限和獨立性……………………………………146
監(jiān)事的權限…………………………………………………146
監(jiān)事的義務和責任…………………………………………147
監(jiān)事的獨立性……………………………………………148
十九、名古屋鐵道事件…………………………………………151
規(guī)范公司董事、監(jiān)事報酬的法律依據(jù)和范圍……………152
報酬的決定方法和分配手續(xù)………………………………154
我國相關規(guī)定上的缺陷……………………………………154
二十、閱覽理由不明確事件……………………………………156
股東知情權及其范圍………………………………………156
股東查閱權范圍和侵權救濟………………………………158
二十一、特別有利的新股發(fā)行事件……………………………159
何謂新股有利發(fā)行…………………………………………160
法律上的對策………………………………………………161
第三部分其他問題附論…………………………………………164
二十二、相互持股的效用和危害性……………………………164
股份相互持有的概念及存在的問題………………………165
股份相互持有的效力規(guī)范…………………………………168
二十三、利益供與的禁止………………………………………170
利益供與及禁止利益供與之意義…………………………170
違法的利益供與的成立要件………………………………170
是否與股東行使權利相關之推定…………………………172
董事之責任…………………………………………………172
二十四、敵對企業(yè)M&A………………………………………173
敵對企業(yè)M&A的規(guī)范內(nèi)容………………………………173
敵對M&A的對抗手段和合法性…………………………174
反收購的權力歸屬…………………………………………176
二十五、小股東權益的法經(jīng)濟學分析及法律對策……………176
小股東權益受損的成因分析………………………………177
小股東權益保護的機制分析………………………………180
小股東權益保護的立法建議………………………………184
二十六、信用危機的事后救濟…………………………………187
PEF制度的含義和程序……………………………………187
PEF制度的實施方案………………………………………188
PEF的經(jīng)濟法律分析………………………………………190
二十七、公司會計治理機制分析………………………………193
美國總統(tǒng)布什的《總統(tǒng)十點意見》和
《公司改革議案》……………………………………194
美國聯(lián)邦議會的立法動態(tài)…………………………………195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對應 ………………199
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對應………………………200
二十八、公司IT化的若干法律問題…………………………201
公司IT化的主要形式……………………………………202
公司電子文件的簽名………………………………………206
公司電子文件的傳輸………………………………………208
股東的電子表決權…………………………………………212
我國實施公司IT化的法律設想…………………………215
附錄:日本商法第二編(公司) ……………………………218
后記………………………………………………………………342
總計3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