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是刑法領域的一個基本問題。然而,就目前看來,囿于學術傳統(tǒng)與體系特點,我國學術界對于這樣一個具有根基性意義的重大問題遠未抱以足夠的重視,甚至對于一些概念性的問題也討論甚少。對我們現(xiàn)在正在努力探索的犯罪論體系構建工作來說,這樣一種研究狀況亟待扭轉。有鑒于此,本書試圖從免責的概念、根據(jù)、內(nèi)部體系以及功能四個方面就其中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討論,以期為我國的刑法體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準備。
導言部分從目前我國犯罪論體系中存在的種種概念混淆與體系缺陷入手,對目前我國學者在這一問題上的觀點進行歸納與分析,從而引出免責作為一項體系要素與刑法制度對我國刑事法治建設的必要性問題。
第一章通過比較刑法研究,考察了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各國刑法對免責問題的相關規(guī)定,并以此為鑒,立足于我國目前犯罪論體系與刑法實際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對免責的含義進行了界定。即免責是指已符合所有犯罪事實要件且在實質(zhì)上與整體法秩序相沖突的不法行為的行為人,基于某些特殊的原因,而被不同程度地免除罪責,從而被減輕或者免除刑罰。免責以行為構成不法,且行為人具有罪責為前提,作為一項實體法制度,它是對罪責的不同程度的減免,從而從本質(zhì)上區(qū)別于程序法上的出罪。同時,基于對東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分析,認為免責是寬恕精神在刑法中的體現(xiàn),是刑事法治背景下的理性寬恕。
在第二章對免責根據(jù)的考察中,本書首先對傳統(tǒng)的免責根據(jù)——期待可能性理論進行研究與評價,繼而選定探索新的免責根據(jù)理論所應遵循的理論方向——刑罰目的,作為體系的起點,刑罰目的可以較好地避免期待可能性理論存在的規(guī)范性缺陷,同時能夠提供免責所需的價值補充空間。最后,通過對刑罰目的理論的分析得出結論:在刑事法治的框架下,免責的根據(jù)應該為預防必要性。
第三章“免責的內(nèi)部體系”是對免責作為一項刑法制度的具體表現(xiàn)方式的分析。從免責的根據(jù)以及免責所處的體系位置出發(fā),這一部分不完全地列舉了免責的三種重要類型,即“因保護基本權利的免責”、“因社會秩序的需要而免責”、“因犯罪打擊策略而免責”,并對每一類型所對應的一些免責事由或免責情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
本書的最后一章是對免責功能的考察。從體系性的角度來說,免責可以彌補和矯正我國犯罪構成固有的結構缺損,從刑法作為一種社會控制機制的角度來說,免責具有鮮明的刑事政策價值,它呼應了刑法的刑事政策化這一重大刑事法治趨勢,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刑事政策的有效性與合理性這一雙重價值。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