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城飛將 ]——(2010-3-29) / 已閱13762次
中國大陸法學界在1950年代中期及1980年代初期,都對無罪推定原則進行過探討,后因1983年的“嚴打”,無罪推定曾一度被認為是法學界的“精神污染”。 直至1996年3月,修正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2條明確規(guī)定:“未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雖然該規(guī)定中沒有出現(xiàn)“推定”或“假定”無罪的規(guī)范性表述,但卻含有無罪推定的精神。同時,在該法第162條第(3)項中還相應規(guī)定了罪疑從無原則,即:“證據(jù)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jù)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的無罪判決!
在1997年刑事訴訟法修改之前,我國不采用無罪推定原則。1997年實施的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第12條增加了無罪推定原則的表述:“未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這意味著,在法院依法判決之前,任何人都不處于有罪公民的地位。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被追訴者在被起訴前處于犯罪嫌疑人的地位,被起訴后則處于被告人的地位,從而避免將其視為“有罪者”、“人犯”或“罪犯”。2、在法庭審判過程中,公訴人負有提出證據(jù)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被告人不承擔證明自己有罪或無罪的義務。3、疑罪從無,即公訴人不能提出確實充分的證據(jù)證實被告人的罪行,法庭經(jīng)過庭審和補充性調查也不能查明被告人有罪的事實,那么就只能判定被告人無罪。
這樣看,從國外到國內,無罪推定已經(jīng)不僅僅是法理,更重要的是進入到各國憲法和刑法的重要的法律原則和規(guī)范。在這樣一種中國法治語境下,Protagoras君仍在講外國的法理,閉口不談中國法律規(guī)定,不知其法律修煉到了哪一層的功夫。
接下來,也許就是Protagoras君所謂的“關鍵”要出場了:“在侵害與防衛(wèi)的復雜曖昧情況下”。在鄧玉嬌案件中,是鄧貴大的侵害與鄧玉嬌的防衛(wèi)“復雜曖昧”,還是鄧貴大與鄧玉嬌“復雜曖昧”?最后的結果,依巴東有司的判決,是鄧玉嬌故意傷害,剌死了鄧貴大,此時是不是又要顛倒過來變成鄧玉嬌的侵害與鄧貴大受到剌擊時的“復雜曖昧”?
一般刑法的理念是,當事實不清或法無明文規(guī)定時,應當作有利于被告的解釋,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又懂刑法的Protagoras君卻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理念:“法律只能偏向防衛(wèi)人”。試問,依巴東有司查明的情況,當鄧玉嬌持刀剌向鄧貴大時,誰是防衛(wèi)人?是鄧貴大,還是鄧玉嬌?
“公民,請你不要選錯了法律角色”,刑法專家Protagoras君
這樣告誡我們。但是,在一個刑事案件里,每個人都是公民,以鄧玉嬌案為例,是誰選錯了法律角色,鄧貴大,還是鄧玉嬌?鄧玉嬌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有沒有條件、能力、時間來選擇自己的法律角色?“法律角色”一詞在這里是什么含義?
接下來,博友wensidun也留下了他的評論:“我們究竟是在岡特.施特拉藤韋特《刑法總論》的語境下討論防衛(wèi)過當屬性問題,還是在當今中國刑法立法的語境下討論防衛(wèi)過當屬性的問題?”我完全贊同他的觀點。
2010-3-29 0:30
作者博客:http://www.yadian.cc/people/6493/
http://blog.sina.com.cn/zjysino20080207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