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滬0101刑初1011號
——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法院(2021-10-29)
(2020)滬0101刑初1011號
公訴機關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吳某,男,1981年4月13日出生于江蘇省淮安市,公民身份號碼XXXXXXXXXXXXXXXXXX,XX,大學本科文化,原系上海B有限公司理財經(jīng)理、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戶籍地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住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因本案于2019年6月17日被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取保候審,2020年4月22日被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檢察院取保候審,2021年7月6日被逮捕,F(xiàn)羈押于上海市黃浦區(qū)看守所。
辯護人何俊,上海市三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喻某,女,1986年2月1日出生于上海市,公民身份號碼XXXXXXXXXXXXXXXXXX,XX,大學本科文化,原系上海B有限公司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住上海市。因本案于2019年6月12日被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取保候審,2020年4月22日被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檢察院取保候審,2021年7月6日被逮捕,同年7月30日(因懷孕)被本院取保候審。
辯護人沈昀,上海市康昕律師事務所律師。
辯護人王濤,上海山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黃某,女,1989年6月20日出生于廣東省廣州市,公民身份號碼XXXXXXXXXXXXXXXXXX,XX,大學本科文化,原系上海B有限公司理財顧問、理財經(jīng)理、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住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因本案于2019年6月11日被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取保候審,2020年4月22日被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檢察院取保候審,2021年9月13日被逮捕,F(xiàn)羈押于上海市黃浦區(qū)看守所。
辯護人徐佳樂,上海都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喬某,女,1974年6月10日出生于山西省平遙縣,公民身份號碼XXXXXXXXXXXXXXXXXX,XX,大學本科文化,原系上海B有限公司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住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qū)。因本案于2019年6月11日被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取保候審,2020年4月22日被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檢察院取保候審。
辯護人左孝蓉,上海市淮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劉某3,男,1978年2月11日出生于天津市,公民身份號碼XXXXXXXXXXXXXXXXXX,XX,大學本科文化,原系上海B有限公司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戶籍地天津市紅橋區(qū),住天津市紅橋區(qū)。因本案于2019年6月17日被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取保候審,2020年4月22日被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檢察院取保候審。
辯護人郝穎,天津得安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檢察院以滬黃檢刑訴〔2020〕489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吳某、喻某、黃某、喬某、劉某3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20年11月30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魏彬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吳某、喻某、黃某、喬某、劉某3、辯護人何俊、沈昀、徐佳樂、左孝蓉、郝穎到庭參加訴訟。期間,經(jīng)上級法院批準,本案延長審理期限。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
夸客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夸客投資公司”)系臺港澳法人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上海A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系夸客投資公司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上海B有限公司(以下簡稱“B公司”)系夸客投資公司與國內合資的有限責任公司。上述公司經(jīng)營范圍不包括吸收存款的金融業(yè)務,法定代表人現(xiàn)均為郭某(另案處理)。
上述公司人員在2014年5月至2018年8月期間,未經(jīng)國家主管部門許可,以線下門店推銷、互聯(lián)網(wǎng)APP推廣等方式,以網(wǎng)絡借貸中介公司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公眾變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其中,A公司作為《出借咨詢與服務協(xié)議》的簽約方,先后在中金支付公司和恒豐銀行開設所謂“網(wǎng)絡借貸專用賬戶”,以提供居間服務名義與客戶簽訂合約并收取投資款,并根據(jù)投資期限不同支付客戶3.5%至15.78%左右的年化收益,同時負責運營“才米公社”APP,線上招攬客戶投資夸客金融理財產品;B公司負責運營全國各地線下實體經(jīng)營點,同時通過“夸客優(yōu)富”APP招攬線上客戶,幫助A公司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宣傳推銷相關理財產品;夸客投資公司系A公司、B公司控股母公司。A公司在收取客戶投資款后,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將錢款對外放貸,借此收取借款人支付的服務費、利息等相關費用。
經(jīng)上海XX事務所有限公司司法鑒定,A公司通過“才米平臺”吸收公眾存款人民幣76億余元,截至2018年8月30日尚未兌付人民幣9億余元,另支付部分盈利投資人收益人民幣6900余萬元;B公司通過“優(yōu)富平臺”吸收公眾存款人民幣274億余元,截至2018年8月30日尚未兌付人民幣55億余元,另支付部分盈利投資人收益人民幣5億余元;上述吸收公眾存款金額合計人民幣350億余元,未兌付金額合計人民幣64億余元,另支付部分盈利投資人收益合計人民幣5億余元;涉案公司資金支出金額合計人民幣62億余元,用于公司經(jīng)營、對外放貸等用途。
被告人吳某時任B公司南京德基一職場理財經(jīng)理、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每月除領取基本工資外,還可對其本人及所轄團隊銷售業(yè)績總額獲取相關提成,在職期間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人民幣3億余元。經(jīng)電話通知,吳某于2019年6月17日至公安機關投案,后退出贓款人民幣2,800元。
被告人喻某時任B公司上海688職場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每月除領取基本工資外,還可對其本人及所轄團隊銷售業(yè)績總額獲取相關提成,在職期間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人民幣1億余元。經(jīng)電話通知,喻某于2019年6月12日至公安機關投案,后退出贓款人民幣107,408.9元。
被告人黃某時任B公司廣州國金職場理財顧問及理財經(jīng)理、廣州金碧門店業(yè)務總監(jiān)、深圳XX中心總經(jīng)理,每月除領取基本工資外,還可對其本人及所轄團隊銷售業(yè)績總額獲取相關提成,在職期間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人民幣1億余元。經(jīng)電話通知,黃某于2019年6月11日至公安機關投案,后退出贓款人民幣51,300元。
被告人喬某時任B公司青島華潤職場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每月除領取基本工資外,還可對其本人及所轄團隊銷售業(yè)績總額獲取相關提成,在職期間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人民幣9000余萬元。經(jīng)電話通知,喬某于2019年6月11日至公安機關投案,后退出贓款人民幣394,399.58元。
被告人劉某3時任B公司天津世都職場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每月除領取基本工資外,還可對其本人及所轄團隊銷售業(yè)績總額獲取相關提成,在職期間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人民幣6000余萬元。經(jīng)電話通知,劉某3于2019年6月17日至公安機關投案,后退出贓款人民幣226,070.15元。
本案五名被告人在單位法定代表人郭某投案自首后,分別經(jīng)公安人員通知到案,到案后均能如實供述犯罪事實。
為證實上述指控,公訴機關當庭宣讀了工商登記資料、證人證言、宣傳資料、合同等書證、司法鑒定意見、到案經(jīng)過、被告人的供述等證據(jù)。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吳某、喻某、黃某、喬某、劉某3作為涉案公司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均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應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本案系單位犯罪、共同犯罪;5名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5名被告人均系自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5名被告人均認罪認罰,可以從寬處理。建議判處吳某有期徒刑二年十個月至三年十個月,判處喻某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至二年十個月,判處黃某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至二年十個月,判處喬某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至二年三個月,判處劉某3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至二年三個月,對5名被告人均并處罰金。
被告人吳某、喻某、黃某、喬某、劉某3對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罪名沒有異議。
吳某的辯護人提出:吳某系初犯、從犯,有自首情節(jié),積極參加催收工作,愿意退繳違法所得,建議法庭對吳某從輕處罰,宣告緩刑。
喻某的辯護人提出:喻某認罪認罰,積極退贓,系初犯、從犯,建議法庭對喻某從輕處罰,宣告緩刑。
黃某的辯護人提出:黃某具有自首情節(jié),任職層級較低,系從犯,積極退贓退賠,參加催收工作,減少相應的損害后果,建議法庭對黃某減輕處罰,宣告緩刑。
喬某的辯護人提出:喬某系公司中下層管理人員,系從犯,具有自首情節(jié),有可以免除處罰的情節(jié);喬某在事發(fā)后積極參加催收工作,為投資人挽回經(jīng)濟損失;喬某認罪認罰,并退出本人的收入,且系初犯;建議對喬某免除處罰。
劉某3的辯護人提出:本案系單位犯罪,處罰上應有別于個人犯罪;劉某3在公司吸收端任職層級低,其入職前公司的經(jīng)營模式已經(jīng)存在,其也不控制資金,系從犯,應對劉某3大幅度從輕處罰;劉某3系自首,認罪認罰,對公司經(jīng)營的違法性認識不足,犯罪的主觀惡性;劉某3參與吸收的資金不大,造成的危害相對較;事發(fā)后,劉某3積極參加催收,減少損害后果,積極退贓退賠。建議法庭對劉某3從寬處理,宣告緩刑。
經(jīng)審理查明,2014年至2015年,郭某、王某(另案處理)等人先后設立了A公司、夸客投資公司、B公司等多家公司,組建成以A公司為核心的夸客系公司,從事金融融資、投資等業(yè)務。郭某、王某先后分別擔任夸客投資公司、A公司、B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首席執(zhí)行官、副總裁,負責上述夸客系公司的運營。
2014年5月至2018年8月,夸客投資公司、A公司、B公司在未取得國家金融許可的情況下,未經(jīng)國家主管部門批準,在上海、北京、天津、濟南、杭州、南京、深圳等全國各地設立銷售職場,招募職員,以線下門店推銷、互聯(lián)網(wǎng)APP推廣等方式,以網(wǎng)絡借貸中介公司名義向社會公眾非法募集資金,并變相承諾固定的年化收益,承諾投資到期歸還本金。其間,A公司作為《出借咨詢與服務協(xié)議》的簽約方,先后在中金支付公司和恒豐銀行開設“網(wǎng)絡借貸專用賬戶”,以提供居間服務名義與投資人簽訂合約并收取投資款,并根據(jù)投資期限不同,支付投資人3.5%至15.78%左右的年化收益,同時負責運營“才米公社”APP,線上招攬投資人投資夸客金融理財產品,A公司在收取投資人投資款后,將投資款對外放貸,借此收取借款人支付的服務費、利息等相關費用;B公司負責運營全國各地線下實體經(jīng)營點,同時通過“夸客優(yōu)富”APP招攬線上投資人,幫助A公司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宣傳推銷相關理財產品。
郭某、王某作為公司主要負責人,組織、策劃、控制夸客系公司的上述非法集資活動。
經(jīng)上海XX事務所有限公司司法鑒定,A公司通過“才米”平臺吸收公眾存款76億余元,截至2018年8月30日尚未兌付9億余元,另支付部分盈利集資參與人收益6,900余萬元;通過“優(yōu)富”平臺吸收公眾存款274億余元,截至2018年8月30日尚未兌付55億余元,另支付部分盈利集資參與人收益5億余元;上述吸收公眾存款金額合計350億余元,未兌付金額合計64億余元,另支付部分盈利集資參與人收益合計5億余元。涉案公司資金支出金額合計62億余元,用于公司經(jīng)營、對外放貸等用途。
2015年至2018年,被告人吳某、喻某、黃某、喬某、劉某3任職于B公司,分別擔任理財顧問、理財經(jīng)理、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等,在公司上級人員的指示下,負責管理下屬業(yè)務員、業(yè)務團隊,對外銷售夸客系金融理財產品,幫助公司非法募集資金,并以領取工資、傭金等方式從中非法獲利。其間:
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被告人吳某任職于B公司,先后擔任南京德基一職場、門店理財經(jīng)理、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其本人及其所管理的團隊募集資金合計3.1711億余元,未兌付金額為1.1509億余元。
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被告人喻某任職于B公司,先后擔任上海688職場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其所管理的團隊募集資金合計1.9422億余元,未兌付金額為7496萬余元。
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被告人黃某任職于B公司,先后擔任廣州國金職場、廣州金碧門店、深圳中航職場理財顧問、理財經(jīng)理、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其本人及其所管理的團隊募集資金合計1.5381億余元,未兌付金額為7984萬余元。
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被告人喬某任職于B公司,擔任青島華潤職場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其所管理的團隊募集資金合計9544萬余元,未兌付金額為4941萬余元。
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被告人劉某3任職于B公司,擔任天津世都職場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其所管理的團隊募集資金合計7027萬余元,未兌付金額為2572萬余元。
2018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對A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立案偵查。2019年6月11日,被告人黃某、喬某接民警電話通知后主動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同年6月12日,被告人喻某接民警電話通知后主動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同年6月17日,被告人吳某、劉某3接民警電話通知后主動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5名被告人到案后如實供述了上述事實。
案發(fā)后,被告人吳某向涉案公司退款2800元,被告人喻某向涉案公司退款10萬余元,被告人黃某向涉案公司退款5萬余元,被告人喬某向公司退款39萬余元,被告人劉某3向公司退款22萬余元。在本院審理期間,吳某退繳錢款85萬余元,喻某退繳錢款153萬元,黃某退繳錢款115萬元,喬某退繳錢款21萬元,劉某3退繳錢款29萬元。
以上事實,有下列經(jīng)庭審舉證、質證的證據(jù)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1.證人及同案犯任某1、任某2、劉某1、陳某1、陳某2、林某等人的證言及供述,證實:
B公司的主營業(yè)務是P2P業(yè)務以及銷售私募基金產品,起初公司經(jīng)營線下借貸業(yè)務,業(yè)務員向投資人推薦線下借貸產品,與投資人簽訂合同,投資人將相應的投資款劃扣至公司指定賬戶,用于對外放貸;之后,因政策的調整,夸客優(yōu)富開發(fā)了線上APP,投資人通過操作線上APP將錢款充值至相應的賬戶;投資人通過債權轉讓的形式在投資到期或到期前拿回投資本息;業(yè)務員通過宣傳公司的雄厚實力、強調投資人的“歷史收益”等方式向投資人“暗示”公司會“還本付息”;B公司設立職能端、銷售端,銷售端在全國各地設立銷售點,銷售端設有3名區(qū)域總監(jiān),區(qū)域總監(jiān)下設各個大區(qū)經(jīng)理和城市經(jīng)理,大區(qū)經(jīng)理和城市經(jīng)理下設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業(yè)務總監(jiān),業(yè)務總監(jiān)之下就是理財經(jīng)理、理財顧問,理財顧問、理財經(jīng)理是一線業(yè)務員,沒有管理權限,業(yè)務總監(jiān)之上的職位都是具有管理權限的;銷售端職員的收入是固定工資加上提成傭金,不同層級職員的工資金額、提成比例都不同。
2.同案犯郭某、趙某、劉某2等人的供述,證實:夸客系列公司以網(wǎng)絡借貸的名義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并將所募集的資金對外放貸的情況;郭某、王某是公司創(chuàng)始人、主要經(jīng)營負責人。
3.集資參與人王若瀟、劉莉萍等人的證言,證實:通過親友介紹、夸客公司職員推薦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推廣信息等途徑知曉了夸客公司的金融理財產品,后至門店或通過線上APP投資購買夸客公司的理財產品,后夸客公司出現(xiàn)兌付困難。
4.B公司的“工資傭金退傭催收數(shù)據(jù)”、B公司、夸客投資公司的“任職時間與職務”、任職證明,證實:
吳某于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任職于南京德基職場,先后擔任理財經(jīng)理、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吳某任職期間,工資收入合計33.1174萬余元,調整掛單后傭金收入合計85.5604萬余元,截止至2019年8月向公司退款2800元;參加催收16.5天;
喻某于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任職于上海688職場,先后擔任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喻某任職期間,工資收入合計38.7794萬余元,調整掛單后傭金收入合計123.9940萬余元,已向公司退款10.7408萬余元;參加催收138.5天;
黃某于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先后任職于廣州國金職場、廣州金碧職場、深圳中航職場,先后擔任理財顧問、理財經(jīng)理、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黃某任職期間,工資收入合計20.8191萬余元,調整掛單后傭金收入合計99.0417萬余元,截止至2019年8月向公司退款5.13萬元;參加催收220天;
喬某于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任職于青島華潤職場,先后擔任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喬某任職期間,工資收入合計21.5686萬余元,調整掛單后傭金收入合計39.4399萬余元,截止至2019年8月向公司退款39.4399萬余元;參加催收180天;
劉某3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任職于天津世都職場,先后擔任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業(yè)務總監(jiān)、財富中心總經(jīng)理;劉某3任職期間,工資收入合計9.7941萬余元,調整掛單后傭金收入合計42.6070萬余元,截止至2019年8月向公司退款22.6070萬余元;參加催收146天。
5.退款明細,證實:吳某向本院繳納錢款85.2萬余元,喻某向本院繳納錢款153萬元,黃某向本院繳納錢款115萬元,喬某向本院繳納錢款21萬元,劉某3向本院繳納錢款29萬元。
6.工商登記資料,證實:A公司、B公司、夸客投資公司的設立、經(jīng)營范圍、股東變更等情況;夸客系公司均未取得金融融資許可。
7.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打浦橋派出所出具的到案經(jīng)過,證實:各名被告人的到案情況。
8.上海XX事務所有限公司司法鑒定專項審計報告,鑒定意見為:
A公司通過“才米”平臺吸收公眾存款76億余元,截至2018年8月30日尚未兌付9億余元,另支付部分盈利集資參與人收益6,900余萬元;通過“優(yōu)富”平臺吸收公眾存款274億余元,截至2018年8月30日尚未兌付55億余元,另支付部分盈利集資參與人收益5億余元;上述吸收公眾存款金額合計350億余元,未兌付金額合計64億余元,另支付部分盈利集資參與人收益合計5億余元。
夸客投資公司自成立起至2018年8月30日,吸收公眾存款金額合計350億余元,尚未兌付金額合計64億余元。
B公司自成立起至2018年8月30日,吸收公眾存款金額合計263億余元,尚未兌付金額合計51億余元。
涉案公司資金支出金額合計62億余元,用于公司經(jīng)營、對外放貸等用途
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吳某任職于B公司期間,吳某所參與的“優(yōu)富”平臺充值金額合計為317,112,000元,提現(xiàn)金額合計為202,020,233.34元,充值-提現(xiàn)合計為115,091,766.66元;
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喻某任職于B公司期間,喻某所參與的“優(yōu)富”平臺充值金額合計為194,224,000元,提現(xiàn)金額合計為119,254,017.70元,充值-提現(xiàn)合計為74,969,982.30元;
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黃某任職于B公司期間,黃某所參與的“優(yōu)富”平臺充值金額合計為153,813,000元,提現(xiàn)金額合計為73,938,206.46元,充值-提現(xiàn)合計為79,874,793.53元;
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喬某任職于B公司期間,喬某所參與的“優(yōu)富”平臺充值金額合計為95,447,000元,提現(xiàn)金額合計為46,029,049.47元,充值-提現(xiàn)合計為49,417,950.53元;
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劉某3任職于B公司期間,劉某3所參與的“優(yōu)富”平臺充值金額合計為70,270,000元,提現(xiàn)金額合計為44,548,231.71元,充值-提現(xiàn)合計為25,721,768.29元.
9.各名被告人的供述。
本院認為,被告人吳某、喻某、黃某、喬某、劉某3系單位犯罪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guī),變相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擾亂金融秩序,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均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公訴機關的指控成立,本院予以支持。
在本案單位犯罪中,上列5名被告人作為銷售團隊的管理者,在單位上級人員的安排下,對外非法募集資金,不參與公司的決策運營,也不決定、控制募集資金的方式、去向,在本案夸客系公司非法募資活動中所起的作用相較于公司主管人員和發(fā)揮主要作用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較小,可認定為從犯;被告人吳某、喻某、黃某、喬某、劉某3能主動投案,到案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均系自首;5名被告人在案發(fā)后至本院審理期間,均退賠錢款用于彌補投資人損失;5名被告人均愿意接受處罰;綜合考量上述量刑情節(jié),同時根據(jù)被告人的犯罪金額、犯罪行為所造成的損失金額、退賠錢款的具體金額等,對被告人吳某從輕處罰,對被告人喻某、黃某、喬某、劉某3減輕處罰;公訴機關的量刑建議適當。被告人吳某參與非法募集資金數(shù)額以及所造成的損失金額相對較大,且未能全額退繳工資傭金收入,對被告人吳某不宜宣告緩刑;被告人喻某、黃某、喬某、劉某3參與的非法募資金額以及所造成的損失金額相較于本案其他同案犯較少,且退繳了工資傭金收入,犯罪情節(jié)相對較輕,沒有人身危險性,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qū)沒有重大不良影響,對喻某、黃某、喬某、劉某3予以宣告緩刑。根據(jù)被告人喬某的任職崗位、任職時間、所參與的非法集資數(shù)額、所造成的損失金額,對喬某不能免除處罰。辯護人要求對被告人從輕、減輕處罰的意見,本院予以采納,喬某辯護人要求對喬某免除處罰的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關于本案的法律適用,2021年3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對本案所涉罪名的相關刑法條文進行了修改,“新法”所規(guī)定的刑罰重于“舊法”,本案被告人的行為發(fā)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之前,根據(jù)“從舊兼從輕”原則,對本案被告人適用修訂前的刑法的規(guī)定。
綜上,依照1997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七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六十四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吳某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21年7月6日起至2024年7月5日止。罰金于本判決生效后一個月內繳納。)
二、被告人喻某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罰金于本判決生效后一個月內繳納。)
三、被告人黃某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罰金于本判決生效后一個月內繳納。)
四、被告人喬某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緩刑一年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罰金于本判決生效后一個月內繳納。)
五、被告人劉某3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緩刑一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罰金于本判決生效后一個月內繳納。)
六、扣押在案的錢款按照比例發(fā)還各集資參與人,不足部分繼續(xù)向被告人追繳或責令其退賠,所得款項按照比例發(fā)還各集資參與人。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審 判 長 蘇 瓊
人民陪審員 金偉芳
人民陪審員 葉 蕙
盧超 書記員
二〇二一年十月二十九日
===================================================
聲明:
本站收錄的二十萬件裁判文書均來自法院官方網(wǎng)站公開信息,
本站裁判文書欄目不會接受任何個人或企業(yè)提供的裁判文書。
如您認為內容涉及個人或企業(yè)隱私,要求修改或刪除的,
請將網(wǎng)址發(fā)郵件至:

我們將在一個工作日內和您聯(lián)系妥善處理
===================================================